首页 >> 陶瓷紫砂 >> 清代歌窑锡龙纹棒槌瓶
详细内容

清代歌窑锡龙纹棒槌瓶
2025-10-14

清代哥窑锡龙纹棒槌瓶一对

基本信息与器形特征

此为一对清代仿哥窑釉锡龙纹棒槌瓶,品相保存完好。棒槌瓶因形似古代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,是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经典瓶式之一。其造型多为直口、长颈、丰肩、筒腹、圈足,线条挺拔,气韵高雅。此对棒槌瓶形制规整,口径11cm,高36cm,底径10cm,腰径17cm,比例协调,结构匀称,整体观感端庄秀美,尽显清代官式审美风范。

釉色与胎体工艺


瓶身通体施仿哥窑釉,釉色呈淡雅的青灰或米白色调,釉质肥润细腻,光泽柔和。表面布满细密自然的开片纹,俗称“金丝铁线”或“百圾碎”,为仿哥窑瓷器最显著的特征。此类开片纹理在光影下层次分明,呈现出岁月沉淀般的古雅韵味。
从底部可见,圈足处施釉至底心,釉色泛浅青绿,开片清晰可辨。胎体露处略显粉红或铁色,俗称“铁足”,为清代仿宋瓷工艺的典型特征。

纹饰特征:锡龙纹的庄重与灵动

瓶腹主体装饰“锡龙纹”。龙纹以铁锈红或褐色釉料描绘而成,线条遒劲流畅,龙身蜿蜒盘绕,神态威猛。其釉彩或采用含铁氧化物颜料,经高温烧制后呈现金属般的光泽,色泽深沉稳重,故称“锡龙纹”。
龙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至尊的象征,在清代瓷器上尤为常见,寓意祥瑞尊贵、国泰民安。此对棒槌瓶以雅釉配雄纹,静中藏动,动中见力,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与艺术张力。

款识特征


瓶底圈足内施釉,中央印有红褐色篆书“寿”字款。此款式外有钟形边框,篆书古拙,寓意延年益寿、吉庆长存。此类吉语款识多见于清中晚期景德镇民窑或特定堂口瓷器中,属典型的民间雅制标识,非官窑年款,却在艺术气韵上自成一格。

总结

这对清代仿哥窑锡龙纹棒槌瓶,以典雅造型与精湛工艺相结合,釉色沉稳柔和,开片自然细腻,龙纹描绘雄劲有神,兼具装饰性与象征意义。底部“寿”字款更添吉祥寓意,体现出清代制瓷工艺在传承宋韵与创新美学之间的巧妙融合。
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