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乾隆 松石绿粉彩蝶纹碗一对
这对宫碗为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烧造之作,成对保存,品相完好。碗体口径约12.5cm,底径约5cm,造型规整,胎体细腻,呈现出乾隆御瓷典型的宫廷气度与雅致格调。此组作品以孔雀绿釉为地,饰粉彩蝶纹,釉色明润雅丽,彩绘工丽细腻,兼具实用与陈设之美。

一、器物造型与釉色
碗为宫廷典型用器,口沿微撇,弧腹深收,下承圈足。造型线条流畅自然,胎体轻薄匀称,体现出乾隆时期御窑器物制作的高标准与精细度。
外壁通体施以匀净的孔雀绿釉,又称“法翠”,以铜为呈色剂,色泽明亮莹润,富有玉石般的光感。孔雀绿釉作为底色,衬托粉彩绘饰,使整器显得华贵而不俗,清新中带有典雅气韵。
二、粉彩蝶纹艺术特点

此碗外壁满绘粉彩蝶纹,画面中蝶影翻飞、姿态生动,构图疏密得当,极具装饰美感。蝴蝶象征“福寿绵长”,寓意吉祥,亦为乾隆宫廷常见主题。
彩绘运用粉彩工艺,即在玻璃白打底上施彩,使色泽柔和细腻。画师以淡紫、粉红、赭黄等色晕染蝶翼,层次分明,晕染过渡自然。蝴蝶翅边以黑线细描,身躯及触须笔致精确,粉彩之“柔”与勾线之“劲”相辅相成,充分体现御窑彩绘之高超水准。
三、底部款识与断代依据

圈足内施白釉,底心青花书写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,笔道圆润,结构严谨,青花发色沉稳纯正,为典型的乾隆官窑御制款式。圈足修削规整,露胎洁白细腻,质地坚实,为景德镇官窑上等胎土特征。其胎釉工艺、彩绘风格与款识特征均与乾隆中期御窑作品相吻合,断代明确。
四、总结
这对清乾隆 松石绿粉彩蝶纹碗兼具皇家气度与匠心之美,绿釉鲜润、彩绘精微,既富审美意趣,又蕴吉祥寓意。无论从造型、釉色、绘工还是款识来看,皆为乾隆官窑之典范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