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陶瓷紫砂 >> 珊瑚红赏瓶
详细内容

珊瑚红赏瓶
2025-10-23

乾隆之雅:清代 珊瑚红釉赏瓶一对

这对清代乾隆款珊瑚红釉赏瓶,通高21.5cm,口径4cm,底径7.5cm,造型规整、保存完好,是乾隆时期御窑精品之一。其典雅的造型与华美的釉色相得益彰,展现出清代官窑制瓷工艺的极致水准与皇家审美的独特气韵。


一、器型典雅 · 宫廷赏赐之制

“赏瓶”原为乾隆皇帝用以赏赐功臣的御制器物,因“赏”与“平”谐音,寓意“赐平安、赐太平”,蕴含吉祥与祥瑞之意。作为宫廷陈设或赏赐用器,这类瓶式不仅具有礼制意义,更象征了乾隆盛世的政治安定与文化自信。

瓶身通体施以珊瑚红釉,釉色红润浓艳,温润如玉。此种低温红釉采用矾红吹釉工艺烧制,色泽娇艳而不浮华,堪称乾隆时期红釉瓷的代表。


二、工艺精湛 · 红绿辉映之美

翻至底部,可见圈足内外均施以松石绿釉,这种冷艳的青绿色调与外壁的热烈红釉形成鲜明对比,正是乾隆御瓷常见的“红外绿内”色彩搭配,典雅而富层次感。
细察釉面,可见微微开片纹理,乃釉质收缩所致,增添古朴雅致之韵。

底心留白釉方框,书以青花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,字迹规整、笔力遒劲,为典型乾隆官窑款识。此处款识不仅是器物身份的象征,更体现了御窑制瓷严谨的制度与审美规范。


三、内施绿釉 · 细节彰显匠心

由上俯视,瓶口描金一周,金彩在灯光下闪烁微光,与瓶内的松石绿釉相互映衬。瓶颈内壁同样施绿釉,与底足呼应,形成“内外相济、红绿成辉”的视觉美感。
乾隆时期御窑工匠在细节处追求极致,即便是瓶口内壁,也丝毫不懈怠,这种“内外皆精”的理念正体现了清宫御瓷的皇家标准。


四、红釉之珍 · 盛世典范

珊瑚红釉为清代低温红釉中最难烧制的一种,其釉层薄而色浓,需温度、火候与釉料比例极为精确,稍有偏差便会失色或暗淡。正因如此,能达到如此匀净明艳、质地温润的效果者极为罕见。


结语:

红若朝霞,绿如碧水。
这对乾隆珊瑚红釉赏瓶以其雍容的气度与考究的工艺,凝结了乾隆御窑的匠心精神与时代美学,是“盛世红釉”中的上品之作,值得珍赏与传世。

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