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鸣远款紫砂器:秋雷石罂破,晓日丹砂烂
在紫砂艺术史上,陈鸣远以“文人匠心”的独特气质闻名于世。他是清代康熙、雍正年间的著名紫砂艺人,善于融合自然造型与文人意趣,作品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尤其在筋纹器与花货创作中达到极高艺术水平。
该紫砂器尺寸为:口径6.4cm,高10.6cm,底1.1cm。作品泥色沉稳、光泽温润,造型生动自然,体现出陈鸣远对形与神的双重把握。
竹节意象

这件紫砂竹节三足壶造型端庄稳重,壶身呈扁圆鼓腹状,下承三乳足,短流,耳形把手以竹节为意象,自然曲折,线条流畅。壶身一侧雕刻竹枝,另一侧则镌刻铭文诗句“秋雷石罂破,晓日丹砂烂”,字体遒劲有力,意境悠远。
诗句描绘了秋日雷鸣如裂石罂、晨光照耀似丹砂之红的景象,寓意自然变化与精神焕发的生命力,也折射出文人寄情山水、以茶悟道的雅趣。
壶盖为子母口,盖钮塑作竹节状,与壶体浑然一体。竹节象征君子高节与坚韧之德,是明清文人最钟爱的意象之一,使整器更显清逸脱俗。
生趣盎然
紫砂器形似果实,器体饱满圆润,两端设流与口,局部浮雕石榴籽与小鼠形象,构思巧妙、栩栩如生。
小鼠俯身偷食石榴,寓意“多子多福”,是陈鸣远常以自然题材入器、寄寓吉祥的典型手法。
整体色泽沉稳温润,细节刻画灵动可爱,呈现出紫砂艺术中少有的“生命感”与“趣味性”。
落款印记
底部特写展示了三乳足支撑的圆形底座,中央钤刻篆书“陈鸣远”款。字体方正古拙,印痕深峻,泥色呈紫红古穆,表面颗粒细腻、光泽柔和。
三足布局稳重端庄,使器身重心内敛,视觉上更显厚实。此印款不仅是陈鸣远作品的重要鉴识特征,也体现了其对印文章法与整体造型的高度统一追求。
结语:文人气象与匠心共融
陈鸣远的紫砂器,以自然造型承载文人精神,以诗文铭刻升华意境。
从“秋雷石罂破,晓日丹砂烂”的诗意到竹节与果趣的形象,这组紫砂作品无不展现出他“以器寄情、以艺写心”的艺术理念。
它们不仅是茶具,更是清代文人文化与工艺美学的结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