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陨石——雷公墨的奇妙魅力
玻璃陨石,俗称“雷公墨”,是一种天然玻璃质石块。它们诞生于陨石撞击地球时的高温高压环境:陨石撞击地表,使岩石瞬间熔融并被抛入大气层,快速冷却后坠落地面,形成独特的玻璃质结构。这组玻璃陨石(雷公墨)总重 172.42g,每一块都承载着地球与宇宙相遇的故事。
宇宙秘石

五块玻璃陨石碎片的整体布局。它们形态不规则,断面锋利,颜色深沉。在黑色背景下,碎片表面闪烁着玻璃般的光泽。部分呈深绿色或棕绿色,另一些近乎黑色,凸显了玻璃陨石典型的断口和棱角特征,仿佛凝固了陨石坠落瞬间的能量。
熔痕斑驳

陨石的粗糙、多孔表面。暗绿色为基调,细小气泡孔洞清晰可见,这是熔融物质快速冷却、气体逸出形成的痕迹。表面略带光泽的黑色熔壳与棕红色斑点,可能源自高温灼烧和矿物杂质。凹槽与不规则形态,是玻璃陨石穿越大气层、撞击地表过程的真实印记。
流光痕迹

主体色调从暗绿到棕绿,表面有光滑的玻璃光泽,也有粗糙质感。熔融流线和细小气孔(气泡)清晰可见,凹陷如熔蚀坑或气印,正是陨石高速穿越大气层时,气流摩擦与燃烧作用形成的独特形态,是玻璃陨石最典型的标志之一。